我校召开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辅导会

发布者:科技处发布时间:2025-09-18浏览次数:17

为帮助广大新教师快速熟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流程、精准掌握申报书撰写方法,9 17 日下午,科技处组织召开 2026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辅导会。来自全校各学科类二级学院的 100 余名新教师参会,共同为科研项目申报储备知识、夯实基础。

会议伊始,科技处宋杨处长发表讲话。他首先强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核心渠道,不仅是衡量高校科研实力与教师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助力新教师实现科研起步、搭建学术平台的关键抓手。“国基项目的成功申报,既能为个人科研成长注入强劲动力,也能为学校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生态完善提供有力支撑。” 宋杨处长指出,学校高度重视新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科技处将把国基申报辅导作为重点工作,持续为新教师提供全周期、多层次的支持服务。

在介绍申报辅导计划时,宋杨处长明确,除本次集中辅导外,科技处后续将构建 “分层指导、精准帮扶” 的辅导体系:一方面,会定期邀请国内基金评审专家、学科领域带头人开展专题讲座,针对申报书撰写中的选题方向、逻辑框架、数据支撑等核心问题进行深度解析;另一方面,将建立 “一对一” 帮扶机制,安排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为新教师提供申报全流程指导,同时实时跟踪申报进度,及时解答申报过程中遇到的各类疑问,全力帮助新教师提升申报质量、提高立项成功率。

随后,辅导会进入专业讲解环节。科技处赵彻和沈海林老师结合多年基金管理经验,首先围绕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展开培训,强调了申报过程中如实填写研究基础、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性,引导新教师树立严谨的科研态度;接着,系统梳理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流程,从项目类别选择、申报系统操作到材料提交要求等环节进行了细致讲解,并针对项目申报中的限项规定、依托单位审核要求等关键注意事项进行了重点提示,同时明确了 2026 年度基金申报的关键时间节点,帮助新教师合理规划申报进度。

苏州大学沈长青教授作为特邀专家,以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成长交流” 和 “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思路形成及其形式与逻辑” 为主题带来精彩分享。在科研成长交流环节,沈教授结合自身科研经历,从青年教师如何找准研究方向、积累研究基础、搭建科研团队等方面分享了宝贵经验,鼓励新教师立足学科特色,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逐步形成自己的科研优势;在申报书撰写指导环节,他聚焦申报书的核心逻辑,详细讲解了选题的创新性与可行性分析、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的设计、预期成果与研究基础的匹配等关键内容,通过实际案例对比,直观展示了优秀申报书的撰写技巧,帮助新教师理清撰写思路、提升申报书的规范性与竞争力。

本次辅导会内容丰富、针对性强,不仅为新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也为 2026 年度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后续,科技处将持续落实各项辅导计划,全程跟踪服务基金申报工作,切实为新教师科研发展保驾护航,助力学校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科技处 王奇/文摄 赵彻、袁洪春、宋杨/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