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科通〔2024〕5号
各二级学院、体育教学部,各部门:
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4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科学(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苏教办科函〔2024〕4号)通知精神,现将我校2024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科学(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
(一)重大项目
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有关部委设立的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有关厅局设立的重点实验室等平台申报,主要支持解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和有关学科发展前沿问题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培育一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项目分为A类和B类两类,项目研究周期一般为3年。重大项目采取省立校助方式,立项后由项目负责人所在高等学校根据项目建设任务,统筹生均财政拨款等经费安排,其中:A类项目每项资助不少于30万元,B类项目每项资助不少于15万元。
申报条件:项目负责人应为平台固定人员,具有正高级或取得博士学位的副高级职称。年龄不超过50周岁(1974年1月1日以后出生)。主要研究内容应与依托平台研究方向一致。
(二)面上项目
主要支持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科技发展趋势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培育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同时支持高等学校科技人员申报所从事的学科中有研究价值的自选项目。项目研究周期一般为2年。分为资助经费项目和自筹经费项目两类,其中:资助经费项目分A类和B类,A类项目每项省资助经费不超过5万元、B类项目每项省资助经费不超过3万元;自筹经费项目由项目负责人所在高等学校统筹生均财政拨款等经费安排。
申报条件:项目负责人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9年1月1日以后出生),须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不接受具有正高级职称的科技人员申报。
(三)项目负责人必须是我校在岗科技人员。所有申报项目应符合《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附件1)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规定。
(四)申请人自由选题申报,鼓励围绕《江苏省加强基础研究行动方案》明确的18 个重点领域,凝练科学问题,提出更多原创理论,产出更多原创发现。
(五)项目应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明确的研究方向,并具有创新性或较好应用前景,提交成果应具有可考核性。项目研究须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倾向,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
(六)项目负责人只能申报一个项目,面上项目负责人无在研的省高等学校基础科学(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以及其他省级(含)以上科研项目。累计获得省高等学校基础科学(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支持两次(含)以上的不得再申报新的面上项目。已获得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等支持的项目,不再重复立项资助。
(七)研究涉及人体研究、实验动物、人工智能的项目,应严格遵守科技伦理、实验动物、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等有关规定的要求。
(八)项目实行限额申报方式,重大项目每个符合申报条件的平台限报1项。面上项目我校限报16项。
二、申报程序
1.申请人遴选。各位申报人员请于3月15日之前将申报书电子版(附件2-3)发送至科技处邮箱kyc@oa.czu.cn,科技处将组织专家进行遴选。
2.账号注册。请申请人及时登录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科学研究项目管理信息系统(http://info.jse.edu.cn),自行注册账号,使用姓名小写拼音全拼注册,重名用户在用户名后加申报年份(如:张三,申请登录账号为:zhangsan或zhangsan2023),待科技处审核。
3.在线填报。项目实行无纸化申报,无需提交纸质材料,所有数据以系统填报数据为准。申请人应在3月25日前在线提交申请材料,并及时根据科研院意见修订完善。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人:赵彻、沈海林
联系电话:18166881570
附件2.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科学(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申报书(2024年度).doc
附件3.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科学(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申报书(2024年度).doc.doc
附件4.2024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科学(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申报汇总表.doc.doc
附件5.2024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科学(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申报汇总表.doc
苏教办科函〔2024〕4号 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4年度江苏省 高等学校基础科学(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pdf